【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北高庙烈士陵园: 永不忘却的纪念
2021-03-31 09:37:27 浏览:3617次

北高庙烈士陵园:永不忘却的纪念


微信图片_20210405194017.jpg

巍巍熨台埋忠骨,青松翠柏伴英灵。清明节前夕,春寒料峭、乍暖还寒,踏着杜牧不朽的诗句,记者来到了长子县北高庙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聆听烈士光荣事迹,感受革命精神的代代传承。
走进北高庙烈士陵园,拾阶而上,苍松翠柏,古木参天,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气息。不远处的纪念塔高耸入云,傲然屹立于熨斗台上,门匾上“光耀千秋”四个镀金大字熠熠生辉。
北高庙革命烈士纪念塔建在长子城北,是在庙宇群上建筑的,因为这里是全城制高点,战略地位重要,抗日战争时期旧址“炎帝祠”被日军捣毁。上党战役打响后,抗日民主政府在旧址上改建为革命烈士纪念塔,后于1994年修缮为现在所看到的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塔高33.75米,挺拔高耸,雄伟壮观。塔体中空外悬,内架螺旋云梯,外设环周回廊。登上塔楼,向南鸟瞰,长子全城尽收眼底,向西极目远眺,发鸠山苍茫如屏,峰峦高耸。放眼东望,上党大地平展无际,一览无余。绕塔一周,仔细瞻仰纪念塔,碑文清晰可见,虽历经岁月洗礼,英雄的正气浩然长存,红色的薪火依然不熄。

微信图片_20210405194023.jpg

讲解员韩莉介绍,这里原来是两层木质结构,后在改建时建成五层七级九檐六角形结构,五层代表的是当时攻打长子的时候有五个团参加,九檐是指烈士们精神高于一切可上九天揽月,六角形是指日本帝国主义在长子侵占六年,告诉人们不要忘了这六年来的苦难生活,它每一个角都挂一个钟,寓意警钟长鸣。


革命烈士纪念塔的后山便是烈土们长眠的墓地。高大的烈士名录纪念墙镌刻着2328名烈士的名字,200多名烈士的墓碑整齐有序排列,王逸飞、刘时智、康福申、刘树枝、连金熬、李景元…一块块墓碑,一个个年轻的生命,他们把青春和热血洒在了长子这片热土上,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微信图片_20210405194035.jpg

韩莉说,刘时智是当时长子独立团团长,他参加过神头岭、响堂铺等很多著名战役,最后牺牲在长子南高庙,长眠在这里,生前他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

微信图片_20210405194040.jpg

如今,北高庙烈士陵园已成为长子的重要地标性建筑,承载着传承和弘扬红色教育的重要功能。每年的清明时节,广大党员干部来到这里,看看泛黄的照片,听听英雄的故事,通过革命文物,追寻红色记忆,重温革命历史,汲取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正在革命战争纪念馆展厅参观的县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晋玲深有感触的说,我们缅怀先烈,坚定理想信念,以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行好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着力锻造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法院队伍。
为了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多年来,长子县坚持保护与修缮并重,不断加大投入,修建了历史文化长廊、革命烈士资料陈列室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纪念馆,先后被确定为省德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201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此外还对北高庙周围进行了环境整治,建设了北高庙水上生态公园,增设了旅游景点,进一步提升了烈士陵园的功能与品味,吸引了更多的群众前来瞻仰和观光。

微信图片_20210405194045.jpg

北高庙烈士陵园主任李萍说,平时自发前来瞻仰的群众络绎不绝,许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生在纪念塔前进行入党、入团、入队宣誓仪式。每年接受参观祭扫的群众多达10万人次。
身处伟大的新时代,虽然躲过了战火纷飞,但在这片红土地上洒下热血、献出生命的英雄革命故事不能忘却。我们将不断追寻先烈的足迹,缅怀继承先烈们浴血奋战的革命信仰。(晓丹  安欣  雨彤)
图片


评论列表
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