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中秋】中秋 | 且喜人间好时节
2022-09-12 13:53:41 浏览:2468次

1.png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
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
月圆,家园,人团圆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与我们的缘分
已经延续了千百年


中秋节的起源


2.png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一种说法称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礼记》中就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然而对月亮的崇拜与祭祀,一开始是达官贵人的“专利”,直到隋唐以后,日、月的神圣色彩才有所消退,平民百姓也参与到赏月玩月中来。

唐宋之时中秋节逐渐成为了一个民俗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梦粱录》中也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此日三秋恰半, 故谓之‘中秋’。”


中秋节与月亮


由于中秋之夜,月色倍明,赏月拜月的习俗也就流传下来,人们或邀赏明月、诗酒风流;或阖家团圆、共享天伦;或感于阴晴圆缺,对月伤怀…...天空中的明月,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依靠与寄托,抒发着自己的欢与喜、愁与悲。


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年中秋却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这意味着,今年中秋当晚赏月,只要天气晴好,我们有可能看到又大又圆的月亮。


3.jpg
云南天文台工作人员2021年拍摄到的一次满月

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助理研究员汤儒峰介绍,今年中秋当天,可以欣赏到农历八月最圆月,也就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最圆月出现的具体时间是9月10日17时59分左右。

实际上,“十五的月亮十五圆”这一现象并不少见。专家介绍,从2021年到2023年,连续三年中秋都是这样。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00:4

古人与中秋

    

赏月习俗的盛行
使得中秋与月亮
成为古人吟诵的热门话题
苏轼、白居易等多位名家
为其贡献了诸多经典作品

4.png


十五的月亮分外明朗,作者独自在夜值,思念着友人;而两千里外的老友,想必也在赏月,思念着作者。作者以己之心,推友之心,对友人的思念,跃然纸上。


图片

5.png

月亮在中秋节时显得比其他时候更加明亮,但它经历的阴晴圆缺又有谁知道呢?作者在中秋月的“皎洁”中想到了“阴晴圆缺”,但没有沉迷于感伤之中,一句“且喜”很是洒脱,末句的“常见中秋月”更是体现了其对中秋佳节的喜爱。


图片

6.jpg


科技的发展
让沟通与交流变得方便
但对家人朋友的思念
却并未消减
团圆之时
独在异乡的你
对月感怀的同时
不妨给思念的人打个电话
说一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png


评论列表
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