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 期 / 第4版:4
漫谈山西面食
□  任剑锋

      山西是中华文物大省,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人杰地灵,英雄辈出。山西是全国的能源基地,输出能源照亮大半个中国,为中国的发展、为满足人民的日常生活功不可没。

      人为根本,食为天。山西的面食在全国也是领头雁,五谷杂粮变着花样,能做出多种多样的美味佳肴,这是一种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是从古至今永传承的根脉庚续。美食文化也代表一个地域食品的民风民俗。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美食也不断翻新,精粮巧制,粗粮细做。

      山西的面食在全国是久负盛名的,出外旅游一听说是山西的,都知道山西人爱吃面,总要上一盆面。就去台湾旅游,知道是山西去的,也要上一盆面,服务员总说,知道你们山西人爱吃面,特地为你们山西人准备的面。在我们听起来很亲切,也说明山西的面食在外地也在全国知名。

      山西面食,从选料到制做都很讲究,有一套完整讲究的美食文化传承。

      先从“长子炒饼”说起,这是在山西长治上党一带地区很有名气的美食,被评为“山西名吃”,还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处可看到“长子炒饼”的招牌,有很多人慕名来吃“长子炒饼”。这一美食,全程需要40多道工序:先选好面粉,和好面,加点盐,加点油,软硬适当,醒面,扦面饼,用大鏊上油,看好火候,把擀好的面饼反正烙制成两面金黄色,烙好饼后还要把饼切成饼丝;再选优质新鲜猪肉、蒜薹、大葱、大葱头、韭菜;再泡好粉条。这里的粉条制作技艺也很精良,用玉米泡好精制加工成粉面,长子、高平一带,自古就有靠磨粉面为生的群众,磨成的粉面,走村串巷再换成玉米,换回来玉米再磨粉,把磨粉后的剩渣再喂猪,老百姓有说“这是水里求财”的行当,再用粉面加工成粉条。炒炒饼要选用不粗不细的优质粉条,泡的不能太软,也不能硬,必须掌握好粉条的软硬度。接下来,把新鲜猪肉切成片状,先熬制好骨头汤备用,备好油、盐、醋、酱油、味精、花椒、大料、葱、姜、大葱头丝、蒜、韭菜等各种调料和佐料。备好各种各样的材料后,待时辰一到,开始做炒饼。首先开火,加油,把油烧到一定火候,加入葱、姜、蒜,大火上下翻、抖、炒,厨师这时是最有精神,也是显示厨艺技术的时侯,手中的瓢与炒勺上下翻炒、翻簸,这时瓢里的油星花儿受高热和抖动外冒,瓢里的油同时也被点着了,火冒足有二尺高,这时炒勺与炒瓢不停地上下翻炒,并互相敲击着,发出“抨抨啪啪”的有节奏的声音,厨师傅如弹奏钢琴的高手,在欢快的音符中把身手大展,老一辈做炒饼的师傅曾说过“这是火里求财”。

      围观的人无不拍手称赞,撑瓢师傅更是精神焕发。这时已香味四溢,使围观者食欲大增。撑到一定火候,依次按量把切好的大葱头、蒜薹、泡好的粉条,投入瓢中,继续不停地上下翻炒,瓢与勺的敲击声不断。待这些东西熟至八分中,再按量投入备好的饼絲,这时瓢里随着量的增重,不像原来那样着火高抬瓢空中翻炒了,只是不停地加骨头汤,加酱油,用炒勺子不停地翻转,同时还“抨抨啪啪”声不断,有节奏地敲击着,炒勺在瓢周边按火候,添加着各种各样该加的调料,骨头汤以不让瓢底干为准,待火候到位,瓢中所下饼丝,粉条熟透了,软硬程度也正好,最后加入酱油、盐、味精、韭菜,葱花,炒勺在瓢中不停地翻转,“抨抨啪啪”一阵有节奏的敲击之后,一瓢香飘四溢、色香味俱佳的炒饼就算完成了。盛在盘中,热气腾腾,香圪喷喷,酥圪水水,金圪闪闪,黄、白、绿色齐全的“长子炒饼”摆在食客面前,真是闻着香,看着美,吃着美味可口,爽口而不油腻,口感滑而筋道,吃后口留余香,回味无穷之感!

      以前只有在宾馆、饭店、招待所才能吃到这样的炒饼。后来改革开放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已在家也可以做,逢赶集赶庙会也有摆摊设篷的流动饭店,都可以看到挂有“长子炒饼”的招牌,随便可以吃到“长子炒饼”。再后来城乡各村,家里办喜事,如结婚庆典、三生日、十五岁元锁,就连办丧事也请厨师做大锅炒饼,成为当地一道特色主导美食。大锅炒饼,除了瓢换成了大锅,炒勺子换成了铁锨外,其他工艺流程一样,做出来的炒饼也色香味俱佳,冠名“长子大锅炒饼”也很有特色。

      拉面有些地方也有专门开店专做拉面面食的,如“青海拉面馆””兰州拉面馆”那样的面食馆。一般都是在饭店里面有各种炒菜,主食方面有:炒饼、拉面还兼做其他面食。拉面也称“长寿面”,拉面也需选面,和面,醒面,揉面,盘面。盘面有的师傅技艺很高,把面拉在手中,离开案板,空中旋转甩面盘拉,有的还在头上旋舞甩面,用技艺招揽食客,最后两手用指头搭面返复拉扯,拉至最细时下锅,面在锅里转着圈圈上下翻转,至面煮熟,捞在碗里。

      山西面食还有:手扦面、宽面、长面、细面、空心面、挂面、擦面、踢尖、擦圪抖、   络、刀削面、猫耳朵、水饺(扁食)、蒸饺、包子、烧麦、烩炖、炒角片、卤面、呛炒面、羊汤角片、烩面、炒不烂……

      蒸煮类面食,也是品种齐全,五花八门,别出心载,各有风味。有蒸馒头、花卷、糖三角、枣山、枣糕、嘣花馍、起面馍、死面馍、肉夹馍、黄蒸(团的)、窝窝头。特别是在运城一带更有特色,把馍蒸成了花样各异的艺术品:有龙、凤、面人、戏剧人物、脸谱及孙悟空等等,使人观后大饱眼福。还有过年过节,为祭拜神仙,蒸鱼、猪、羊三圣的风俗习惯,把和好发酵的面,捏成猪、羊、鱼的样子,点上黑豆做眼,用剪刀在面上剪出鳞状,用梳子在猪羊身上按上印,蒸出来的猪、羊、鱼活灵活现……

      还有用面食油炸类:油条、油糖糕、油饼、油圪麻、油酥、油散的、油麻糖、油火烧、平底鏊做水煎包子、油炸麻花……

      饼类面食也是多种多样:小鏊饼、大鏊饼、葱花饼、馅饼、煎饼、小溜饼、太谷饼、土豆煮熟和成泥掺面做的土豆饼、同样做法的红薯饼、小北瓜擦成丝掺面做成饼叫芦丝饼、石头饼、驴肉甩饼、鸡蛋灌饼、锅烩饼、手抓饼、千层饼……

      黄河滚滚流不尽,山西面食艺传神,抒不尽说不完的山西面食,黄河水孕育了华夏儿女,山西面食滋养了三晋人民,博大精深的面食文化,传承着中华文化自信与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