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 期 / 第4版:4
龙年话地名 长子龙地多
□  王 帅

      农历龙年分享带"龙"字的地名,在长子县境内有一大串,诸如东龙头、西龙头、龙尸河、龙泉、龙塘、龙王沟、黑龙泉、黄龙泉、白龙泉、青龙沟等地名。龙年解读龙字地名的故事,寻找其中的乐趣。

神话长子好地方 诳驾故事久传扬

      石哲镇往西有相邻的两个村,一个叫东龙头,一个叫西龙头,中间有一个"龙龙圪嘴"。据说原来是叫东岭头,西岭头。为啥要把"岭"字改为"龙"字呢?民间流传有一段诳驾的故事。传说很早以前有某个朝廷,朝内有个掌握大权的太师爷,一心想谋位,可惜兵权不在他手,朝廷居住的全銮殿又把守很严,想谋害朝廷比登天还难!太师苦思冥想,设计了一个"引龙出海"的阴谋。见长子城西有个发鸠山,山前有个灵湫庙,漳河水从那儿流出,山青水秀,庙宇修建的格外雄伟庄严,还是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的发源地,太师就给朝廷建言:"灵湫庙处处是宝,三根马尾吊座庙,八角琉璃井,水阁凉亭和莲花池,通天桥、上天梯、摩天塔、透灵碑,人走到通天桥上跺三脚,可听见桥下鸡咕咕叫;到透灵碑前看一看,方圆九州瞧得见",说的朝廷和娘娘游兴大发,传旨向长子出发。当走到石哲村东河边,朝廷问:"这是什么河?"侍卫说:"东泥河。"朝廷说:"地名不吉利,快走、快走!"到石哲村西又是一条河,朝廷又问:"这条河叫什么?"臣说:"叫西泥河。"朝廷听成稀泥河,连声喊道:"快马加鞭,赶马加鞭",到凤凰山下,朝廷说:"此地吉祥,该让马喘喘气啦。"侍臣刚把马缰拖住,只听嗖嗖作响,一支暗箭穿进朝廷口中,当即口吐鲜血倒在舆车中,一命归天。后来黎民百姓就把朝廷死的这条河叫作龙死河。把朝廷中箭的那个村叫川(穿)口村。侍卫选定岭头村北一处龙脉宝地,将皇上安葬在此,传说是每个兵将端一盔土堆起来的,后来人们称为"龙龙圪堆",由于"龙龙圪堆"的缘故,东西岭头二村便改成东龙头和西龙头了。

明太祖发迹长子 赐地名留作美谈

      明太祖朱元璋史料记载是今安徽省凤阳县人,传说其父朱五四曾率全家在长子县一带居住生活。当时是元朝末年,当朝昏庸无度,百姓痛苦不堪。一天,皇帝作了一个梦。梦中他与爱妃携手游猎,忽然间,狂风大作,一岌岌可危的高崖在狂风中轰然倾倒。狂风过后,在高崖的土墟上,缓缓升起一棵孤树,树上悬挂着一把镰刀。一觉醒来,只觉心惊肉跳,连忙召集文武群臣,为其解梦。满朝文武不知如何回答。唯有一老臣直言:"万岁所梦甚是异常。孤树乃'木',上挂镰刀为'朱',今日民众多乱,风起云涌,与梦中狂风相应,高崖之倾,乃不祥之兆,微臣之见,天下可能归朱氏后裔"。一席话,激怒了皇帝,遂将老臣推出午门斩首。为除心头之患,降旨天下:将朱家怀孕在身妇女戮尽杀绝。一时间,尸骨塞野,血流成河。就在这时,安徽凤阳的一位朱家媳妇身怀六甲,背井离乡,沿途乞讨,流落到长子境内。由于她是一个流浪乞妇无人知晓她的身世,因此幸免了杀身之祸,不久在长子县南部的蛤蟆瓮村生下了一个男孩,这就是后来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的明洪武皇帝朱元璋。朱元璋登基坐天下后,深感自己的诞生地--"蛤蟆瓮"这个村名太俗气,遂赐名"龙泉";将童年放饮黄牛的池塘赐名"龙塘";将与父母同住过的地方赐名"龙王沟",沿用至今。

慕容永建都长子  五龙文化方流传 

      长子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既是西燕王国建都地,也是西燕王国国君的安息地。公元386年10月,慕容永称帝,建都岳阳村,改元中兴,公元394年被后燕所消灭。九年王国消逝在历史云烟之中,民间传说五龙保护建立西燕建国的故事,这五条龙为黑龙、黄龙、青龙、白龙、红龙。慕容永为感恩苍龙保护,就地命名过五龙泉,表示饮水思源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黑龙泉在今石哲镇上三庄境内,原有一座庙宇,今规制变小;黄龙泉在石哲镇、常张乡、碾张乡交界处,有庙院一处,今有遗迹;白龙泉在常张乡罗卜头村境内;青龙泉在碾张乡境内;红龙泉今不存。慕容永也曾封过五龙山,有南北两处,北五龙山在上党区贾掌镇、西池乡一带,山头景色优美,松涛碧海,五龙山"五龙松色"是长治县古八景之一。山上建起五龙庙,每年农历四月十七庙会,民间流传有"吃不吃,穿不穿,年年等等五龙山"。南五龙山在八义镇一带,原名潜龙山,山顶有五龙祠,唐朝张说赞曰:"川横八谏阔,山带五龙长"。五龙之东有五凤涅槃,起名金凤、银凤、玉凤、彩凤、翠凤,在南宋村建有五凤楼。五龙文化与五凤文化交相辉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