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 期 / 第4版:4
我敬我师
□  张庭祥

      许久未见李蹊、谭莉芳老师,心里甚是挂念。去年11月19日下午,我专程到太原师范学院看望了两位老师。当时谭老师在女儿家,就李老师在家。看到年过八旬的李老师精神矍铄,和蔼可亲,我深感欣慰。

      师生二人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共同回忆在石哲中学时的教学和学习生活,回忆在长子县工作的经历,老师回忆在长治学院、太原师范学院的教学生活,学生回忆在山西工程职业学院的工作经历。二人既是师生,又是同行,有说不完的话题,又谈了退休后的生活以及应邀为各地进行文化建设的一些事情,师生对传承长子县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老师在一起真是大长见识。

      在美好的回忆中,我想起了一件几十年难忘的事,说起来老师也觉得很有意思。我们班的学生是1968年9月8日入校,李老师、谭老师是1968年9月2日分配到石哲中学的,我们几乎是同时进校的。

      那时我们上学时,每天都是饥肠辘辘,每天上第三节课时就上不好,饿的心慌手颤坐不住,就是盼着快点下课去吃饭。但是有一次却是例外,记得1970年6月的一天,第三节课是李老师给我们班讲课。李老师把当时的印度支那三国四方的历史渊源,美帝国主义出兵印度支那的原因、三国四方同美帝国主义进行的战斗历程、中国对印度支那人民斗争的坚定支持,以及印度支那人民抗击美帝斗争的胜利前景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用那标准的普通话绘声绘色的讲解,同学们听的是如痴如醉。那天正好是淅淅沥沥下着中雨,那时的上下课全听工友老连敲着一段火车道轨为令。老师问同学们是不是打钟了,同学们都说,老师还没打钟嘞,您继续讲吧!其实同学们都听见下课的钟声了。老师讲完全文时,超过好长时间了。同学们冒雨到大灶打饭时,炊事员师傅们抱怨说:“这23班的孩们是怎么啦?现在才来,也不看看几点钟了,再迟来一会儿,关了门饿上你们一顿。”同学们虽然受到师傅们的责备,但也理解师傅们的辛苦。

      我未退休在职时,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参加学术活动,与高校的同行们来往比较多。与人们谈起李老师,他们都非常自豪的说:“李老师是我们学校中文系的泰斗,他的师德好,学问深,讲课水平高,学生最爱听他的课。”由此可以看出李老师在师生心中的地位!

      在交谈中,我把前些年我主编的《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史》敬赠给李、谭老师,请他们予以教正。也算是学生给老师交的一份作业吧。李老师亲切地对我说:“你做了许多别人做不了或做不好的大事,值得大书特书”。又说:“看了你写的回忆录一类的文章,真的很令人感慨——生命苦短,转瞬即逝。能留下给后人值的反顾的文字,那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责任。值得回忆的往事里,蕴藏着‘人的意味’,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这属性也因为文字的书写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感动于往事,也就是感动于往事中‘人’的蕴含。”

      想不到,年近70岁的老学生,又聆听了恩师的一番教诲,使我对一些问题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师恩难忘,我敬我师!分别时,我把给老师写的一幅字,赠给了我们夫妇的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