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 期 / 第3版:4
闲居陋室听雨声
(外一篇)
□  管淑平

      春雨绵绵,感觉似在醉眠,此时听雨难以听出其中的韵味;秋雨霏霏,带着三分惆怅,听着雨又不免加重感触;而冬日里,朔风刺骨,能欣赏的就只有皑皑白雪和简约的树木。因此,听雨,最好是选在夏季,而夏季中最佳的听雨时间,我认为,当属于大暑。

  “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这是大暑节气里的三候。萤火虫的繁殖与生长离不开水,作物的生长也需要水的浇灌,然而,较为难得是,在大暑里,雨水正如心中所往,变得充沛了起来。

  大暑正值“中伏”阶段,气温也渐渐地变得炎热起来,将夏天的节奏缓缓地推向高潮。树荫下,懒懒趴着的狗不停地吐着舌头,树上的蝉,反反复复地鸣着,一刻也不肯停歇,让你的心又不免聒噪。你只想宅小屋里,不愿出门。农人汗流浃背还在田里躬耕,然而,田野里的作物却少了一丝生气。此时,倘若有一场雨,不管是淅淅沥沥也好,还是酣畅淋漓也罢,就成了一个小小的朴素的念想。这不,它来了,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

  夏天的雨,是真诚的,也是热情的。当你身处于炙热的夏天,头顶着如火骄阳,不断上升的温度又时时考验着你的定力。这时,一场雨“哗哗哗”地就落了起来,积压在你心头的那些焦躁和喧嚣,也会在这短短的一瞬间得到平息。然而,印象最深刻的,却并不是微风微雨抚窗前,而是乌云如团,闪电如箭,雷鸣如轰,大雨滂沱的日子。不错的,这时的雨带着一种热情与不羁,正如一场演至高潮时分的戏剧,视觉与声音的默契,外在与心灵的搭配,全在一场大雨中得到很好地阐释,而你所有的情感也都在一场雨中迸发,沉淀,释然。你也许说不出它的精彩来,但定会久久地被震撼着,这是大自然的合奏曲的魅力所在。

  如果只是单纯地下雨,就未免显得单调,有点不够尽兴。风,是雨永远的好朋友,它摇曳着一阵阵清新的花香与泥土的蓬松味道,如约和雨会面。夏天的模样宛然其中,是雨,是风,是树,是幽幽花草香,是雨前摇摇晃晃的树叶儿的声音,是雨水落在叶儿上再从叶儿上滑落到泥土时的深深浅浅的痕迹,是那小路上一个个凝聚着的漾着涟漪的小水洼,是那河流中涌动着的欢快的奔腾声。

  在雨天里,情不自禁地就会想起那些发生在雨中的故事。记得苏东坡被贬黄州在《定风波》里这样写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豁达与乐观,真实与坦率,这是东坡的给人的印象,面对雨的到来,同行皆狼狈,而他却并不这么觉得,相反他觉得其中快乐十足,因此,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马还要轻便。他在游西湖,说西湖雨“山色空蒙雨亦奇”,水光潋滟的自然风光正是他心灵的慰藉,雨,也是他的好友,陪伴着他,理解着他。

  在雨中,曾经所有的沉闷、迷惘也都变得澄澈与空灵。我的心,在一场雨中,也被洗濯得纯粹,简约,至平静。听雨,听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雨滴的声音,听的更是一种感受和一种心境。


苦苣之美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进入了大暑之后,伏天的节奏算是热热闹闹地被拉开了。烈日似火,蝉声不绝,幸好,炙热之中还有开胃的苦苣送来阵阵清凉。

  苦苣,一种多年生长的草本植物,其叶如针形,花朵呈黄色,瘦果为褐色,味道微苦,其叶中汁水恰好,具有很好的清暑解暑作用。记得《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曾这样描述苦苣的:“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这里所说的“荼”,就是现在的苦苣,即一种很常见的苦菜。

  苦苣,在乡村随处可见。当你在赶往麦田的路上,或者漫步山间小路,你若细心地观察着路边的那些朴素的植物,你一定会最先发现苦苣的。它们很谦卑地生长着,绿意盈盈,无拘无束,小小的一丛丛,挨挤成团,透着生命的朝气。你若是在雨后去寻找它们,肯定会被惊艳到的。小路是潮润润的,那些植株上挂着露水,水珠从一片叶儿滑落到另外一片叶儿上,最后趁你不注意,悄悄地滑落到地面融入泥土,留给你无尽的遐想。

  在农家人的餐桌上,你也定会见到苦苣的。小时候,喜欢吃甜食的我对苦味的食物往往是避之不及的。然而,在众多的苦味菜肴当中,苦苣却是为数不多的且我又能够接受的与苦味相关的一种了。妈妈知道我挑食,所以,做苦苣菜的时候,她特别地把苦苣用煮沸的水焯过两次,然后按照一定比例的调料均匀地撒在苦苣身上,再配上鱼腥草、凉皮,外加葱姜蒜末的点缀,一道简单的凉菜便做好了。翠色的茎叶在青花瓷盘中静静地舒展开来,带着调料的酱香味和植物原本独有的清香味。苦苣的苦味,在食物与食物的搭配、磨合之下,全然消失不见。“小园桃李空,数棱独苦苣。同心相过时,小摘为烹煮。”至于南宋诗人滕岑在诗文里提及的烹煮苦苣又是另外的做法了。

  其实,若到说苦,苦苣是谈不上真的苦的。它不同于苦瓜苦得那么浓厚,也不似中草药所散发出的苦味那么燥烈,诸如黄连、黄柏、苦参一类。苦苣的苦,是平而清的,如水上泛起的涟漪,让你的味蕾轻轻地就那么一惊:哦!这苦,苦得悠然,苦得欢快,苦得有滋味!

  人们对植物似乎素来都有一种剪不断的情节,有的人流连于它们的观赏,有的人驻足在它们的味蕾上,还有的人则深深地钦慕于它们的性味、归经、功效,以及所体现的药用价值。记得《神农本草经》中是这么描绘和评价苦苣的,“味苦寒,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一名荼草,一名选。生川谷。”可见人们与苦苣的缘分结识已久。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曾记载:“苦苣有治血淋痔瘘之功。”想来,当一种草木被人们悄悄地记录下来,幸运的不仅仅是草木,还有那些因草木的衬托和帮助而变得更加美好的人。

  伏天苦夜短,暑热自蒸腾,幸有草木随,清欢且欣然。这个夏天,幸有苦苣相伴,清凉款款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