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 期 / 第4版:4
读书,最是一往情深
□  杜丽华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乡下的孩子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很情深,尤其读书。

      至今我都记得新学期发课本时的情景。要发新书了,我用劲地把手在衣服上搓了又搓,眼睛紧紧地盯着讲台上散发着油墨香味的课本。由于激动,我的脸微微红着,等老师念到我名字时,我快步走向讲台,双手紧张地接过老师递过来的一摞书本。那一本本教科书是我获得成长、产生认知的涓涓小溪,也是我最早洞悉外面世界的眼睛。

      上初中时,在有的同学还交不起书本费而焦虑无奈的时候,我已受到了文字的蛊惑,一点点地喜欢,直至一点点地爱上。

      我的父母在给我交了书本等费用外,还能为我挤出几块钱订一些课外杂志。初一年级,我便订了《山西青年》。自从订下杂志后,我的心就一直在等,在等一件美好的事情降临在我头上。绿色邮递员如鸽子哨声的自行车铃声终于在校园内响起,同学们团团围住我,眼里满满是羡慕、渴求的神情。我刚看完,同学们便挨个借着看了。其实,我才十三四岁的年龄,并不能够全部读懂其中的内容,但还是依稀从那个窗口看到了外面一个崭新的世界,并且向往这个世界。

      在第一次高考落榜后,泪水从我的眼眶涌出,落在端着的饭碗里,砸在铺着青砖的地上,也砸在父母的心上。我倔强地和父母说:我就要念书。父母看着泪眼模糊的我,一口气地说:念吧,念吧。

      我不怕受苦受累,也不怕会饿着、冻着,怕的是失去读书的机会。我怕过早结婚成家抱上孩子的双手,没有了激情再去捧书来读。一位婶婶对我的父母说:那么大的闺女了一直念书?父母笃定地说:她愿意念,我就供。说话的婶婶自讨没趣。那时的我是多么感激深明大义的父母。有时,我也实在承受不了煎熬,高考那座无形大山压得我透不过气来,真想把父母塞在我书包里的干粮重重摔在地上,并发自肺腑大喊一声:我不念了。耳畔立刻有个声音在呼唤:读书吧。我的内心顿时就像一团火一样燃烧了,充满了无法说出口的狂热:我,只喜欢读书呀。

      如果说,那时的读书,那种特殊意义上的拼命读书,关乎我今后的命运,关乎我在哪里生活,那么现在的读书更关乎我生命的精神给养。即使没有富庶的生活,仍然可以拥有富庶的生命。

      参加工作后我有了读书的机会,读书仿佛才刚刚开始。尤其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蜷卧着身子,陶醉在读书的美好境界里。我在书的面前变得贪婪,蓬头垢面,却有着旁人不懂的惬意。我愿意闻着墨香起舞,把头掩在那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入眠。书卷里难以遮掩的富有生命文字的气息,令我感觉我的生命中还有那么多的力量还需要去搏取。

      这些年,我几乎把工作以外的时间都花到了读书上。有老师主动赠我书,我也经常和老师讨书看,每讨回一本,我都如获珍宝一样拥在怀里,慢慢品读。2018年,我偶然间看到了一本《漳河文学》,清楚地记得那是2017年第5期《漳河文学》,其中一文更让我久久难忘,那就是著名作家张不代写就的《笔尖上的梦,现实与心灵再造——我的文学创作自述》,我沉醉在张老师所叙述的文学世界里,与其说这是张老师写他个人的文学生涯,莫如说是给广大文学创作者、爱好者开辟出了一条创作之路更为贴切。尽管我都不认识张不代老师,从未谋过面,从没有联系方式,但就是张老师那篇非常朴素、富有真情的文章,如一股暖流慢慢激发了我在心底埋藏了很久很久的写作热情,影响到了我的生活,甚至也会贯穿我的生命。

      文中写到:我第一次读到那么多书时,我在无知无觉中被这块土地涵养成的郁郁情愫,如水之蒸发升华为一种朦胧意绪,好像这块土地已经在嘱托我办点什么事情才好……当我读到这里时,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油然而生。多么奇妙的感觉,多么精准的心灵契合:读书不是为读书而读书,它是神圣的,是有责任的,是要为脚下的土地做点事情的!

      “书籍使一位胸中本来已装下不少这些土地的现实与历史故事,本来已蓄满着对这块土地诗情的少年人,慢慢滋出一个越来越明确的意念:我能不能也写出这样的书来呢?就在那个年代,形成了我的文学梦,形成了‘要做像赵树理那样一个作家’的意愿……”那种对土地的热爱、对文学的朦胧向往最终绘制了张老的人生坐标。读着张老师的文字,我禁不住泪流满面,原本,我也是有着文学梦想的人,也是想对脚下这片土地做点事情的文学人……

      我知道,我的平凡注定我为脚下的这片土地做不了大事,脚底下的空荡会让我产生一种虚无的空。但我常常叮嘱自己,一定要回到这片土地上来,让湿润的泥土、温暖的泥土从我的脚趾间冒出,做一个平凡但很虔诚的歌者。

      每个人的傍晚都住着故乡的晚霞,每个人的梦乡都有故乡的土地,有一个时间,故乡会回来找你。是的,近天命之年,故乡回来找我了。更确切说,是我比以往任何时刻都离不开它。也许故乡的土地曾是寂寞的、荒凉的、原始的,但无论怎样荒芜的原野,我都愿意用更赤诚更热烈更纯粹的心去走进、去耕耘、去敬仰、去捧读。

      我如一个学走路的孩子一样,断断续续写下了20余万字的零散习作,如《我家门前有条小丹河》《故乡的刹那惊鸿》《故乡的秋雨》《等一场雪,挂起一盏红灯笼》《老屋的春天》《油菜花燃烧的日子》《穿过岁月春秋》《千年古刹崇庆寺》《那山那水那四月》《我的乡村老师》《我的党员父亲》《我的母亲叫迎春》……这片土地上的花草树木、山川河流、街巷、庙会、大戏、小伙伴、老师一一在我的记忆中泛出生命的翠色,变得郁郁葱葱。写作时或蹇涩,或流畅,都让我无比动容和激动。原来,我小时候努力读书,刻意挣脱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生活的人群,是他们无私给予了我写作的源泉;是他们一直在等着我用文字的符号将他们记录下来……

      张不代老师通过自己几十年的文学创作,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创作经验。比如,文学作品说到底是作家的人格自传,是作家人格力量的链式的终端显示,作家应该培育和涵养自己强大的人格力量,构成作家人格力量的诸多因素中,至少有四种因素,即道德因素、情感因素、知识因素和智慧因素;比如,作家应该在培育和涵养强大人格力量并通过创作实践做终端显示的过程中,自觉地为作品倾注并力争使作品显示一种大气派意识……

      张不代老师一边创作,一边思考。他心灵的多次撞击、升腾、思索同时也呼唤着我,指引着我。只有文学作品与人格力量、文学作品与时代精神浑然一体,作品才能显示一种大气派意识。文学始终应该在创作实践中历练,逐步积累、逐步增强文学的强劲生命力。

      我从不敢奢望我成为一名写作大家,但我愿意对脚下这片土地献出我最深沉的爱。多次品读,多次掩卷长思咀嚼回味,仿佛我的面前就坐着这样一位文学前辈,他用自己的作品去体现强烈的时代意识、政治精神,他愿意用自己一生创作经验引领更多的文学爱好者,为文学树立一座历史丰碑。

      观千剑而后识器。我读《诗经》《红楼梦》《文化苦旅》《红与黑》《荆棘鸟》,读毛泽东、矛盾、鲁迅、高尔基,读张爱玲、三毛、林徽因……我如一只蛀虫,汲取着生命的养料。甚至突然想读某一段文字时,全然不顾路人向我投来的一个女人不择地方、不择时间抱头读书的怪异目光。只因,我已忘了世俗;只因,我太喜欢读书,哪能管了那么多;只因,我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倾注我更多的智慧、情感、力量,变成更多的文字去热爱土地,热爱美好的人间。

      细细想来,年少时经历的花事,也许在以后的日子里都会变成花间的一壶酒,温一温唇,湿一湿心,这一生就这样过来了。但,始终坚信唯有读书断断不会辜负我,它能给予我生命的营养,让我如小草一般的平凡生命在老去时仍能闪烁着年轻的、青春的、倔强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