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8 期 / 第4版:4
姥爷,您在团城安息吧!
□  李耀峰  李耀江

      我姥姥家在河北省赵县北朱家庄村,我们兄弟姐妹大都是在那里出生的,也是姥姥带大的。姥姥一生艰辛,在她二十多岁时,姥爷就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了。当时姥姥还是村妇救会主任,孤儿寡母相依为命。赵县解放后,党和政府关怀烈士子女,送我母亲到城里读书,当了一名人民教师。

全家几十年苦苦寻找姥爷

      姥姥已经逝世30年了。在我们小时候,姥姥不愿提及辛酸的往事。等到我们慢慢长大成人后,越发感到姥姥一生的不易。过去,总说姥姥是老党员、老烈属,姥爷打日本牺牲了,是被炮弹炸死的,连尸骨都没留下,牺牲的地方,我们的印象中,一直都说是在张家口附近的张北。因为《赵县志》中烈士名录记载,姥爷的牺牲地是“张子县团城”。

  今年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国家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姥爷牺牲七十多年了,英烈的确切牺牲地,做晚辈的尚且不知,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清明时节,我们兄弟姐妹相聚时一起发愿,一定想方设法找到姥爷的信息。

终于找到姥爷牺牲的地方了

      现代科技互联网帮了我们的忙。“张子县”查无结果,从百度上查“团城”得到了意外的惊喜。有一篇署名李清莹的访记文章《行走在团城战役遗址上》,才知道团城是长子县的一个小山村,而长子县(“张子县”系误读)位于山西长治。再查阅,又从百度上找到了署名张庭祥的《团城突围战》的史料记载,知道了1943年10月发生在长子县南陈乡团城村的惨烈的八路军突围战。继而我们又从军史上作了进一步的查核,发生在太行山上的一段抗战烽火故事慢慢还原了。“团城”,这个仅有200户人家的小山村,位于山西长子县南陈乡县仙翁山脚下,七十多年前的一场惨烈的团城突围战就发生在这里。

  据载,长子县沦陷后,日本鬼子侵占长子后,在太洛公路沿线的鲍店、大堡头等交通重镇修碉堡、设据点,大肆掠夺,无恶不作。这年秋天,太岳军区386旅的周希汉参谋长带领20团和772团部分官兵,来到了长子县抗日三区南苏村。团城突围战的前一天晚上,周希汉率部一举端掉了大堡头的日伪据点后,撤往团城做短暂休息。吃了败仗的日军纠集其在高平、沁水扫荡的日伪军六七千人,企图围歼夜袭大堡头的八路军主力。次日清晨,日军从仙翁山蜂拥而来,正在团城休整的八路军猝不及防匆忙应战,与十倍于己的日伪军在团城一带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部队先是在团城村南山与敌人展开阻击战,后来又在谢村、高家一带与敌人展开高地争夺战,最后又在罗家沟一带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战斗整整打了一天,终于越过南陈乡东河滩,越过浊漳河向北,实现胜利突围。这场战斗,毙敌160余人,我八路军及地方武装也伤亡百余人。

20团的来历

      团城突围战的主力为386旅20团。那么,20团又是怎样走过来的呢?我们又查核了有关党史军史资料。据载,20团的前身是我党在赵县、藁城、栾城等县组建的抗日义勇军第二路第五支队。1938年2月改编为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独立支队(藁城人马玉堂为司令员),随宋任穷与八路军第129师骑兵团返回冀南,同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第一支队……1940年4月改编为八路军129师新编第七旅20团,1942年6月随所在旅编入冀南军区第六军分区为20团,1943年9月7日调入第129师386旅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为20团……1945年10月下旬随所在纵队改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第10旅29团。1949年2月改编为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十三军37师110团。

我们的姥爷叫朱国范

  我姥爷叫朱更辰,学名朱国范,出生于1910年。他的家乡北朱家庄,是赵县建立党组织较早的村庄之一。革命英烈朱诚是姥爷的同乡,也是姥爷的革命引路人。姥爷参加革命时使用的是学名朱国范,《赵县志》烈士名录上的姓名是朱更辰,入伍时间是1938年,牺牲时间是1943年,牺牲地点是“张子县团城”,职务是副指导员,所属部队是“四纵”。步兵110团战史烈士英名录中记载:朱国范,二十团五连副政指,籍贯河北藁城,入伍时间1938年,党员,1943年10月牺牲于山西长子团城。由此可见,赵县志与110团史是可以相互印证的。至于籍贯,由于北朱家庄紧邻藁城,姥爷的同乡和革命引路人朱诚与藁城的马玉堂一起于1937年11月创建了抗日义勇军,起初就叫“藁城县抗日义勇军”,马玉堂为司令员,朱诚任党代表,随后才组建成晋察冀抗日义勇军第五支队。可见,110团史中的“藁城朱国范”也就顺乎情理了。姥爷的确切信息找到了。

弟兄们来团城寻找姥爷

  2015年五一节小长假,我和二弟、四弟三家一行6人,自驾车途径邯郸涉县参观了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和纪念馆,第二天上午赶往山西省长子县团城村。村支书赵保昌在家里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跟我们生动地讲述先辈们口口相传下来的战斗经过。之后,又和我们一起来到南山脚下当年团城突围战的主战场。长子县县委、县政府为纪念突围战70周年,2014年9月30日刚刚在此修建了高十几米的雄伟庄严的纪念碑,上书“团城突围战烈士永垂不朽”。我们就地精心采集了一束束鲜花,肃立在纪念碑前一起祭奠了姥爷和他的战友们。

全家陪老母亲来祭奠姥爷

  2015年10月15日,是突围战纪念日,也是姥爷的牺牲日,我们兄弟姐妹又一同陪着85岁的老母亲再次来到这里。村支书听说老太太来,特意找来了一位亲历那场惨烈战事的87岁老太太。她拉住我母亲的手,动情地说,那年她15岁,是刚过门的媳妇,家里把她藏了起来。光听到子弹像树叶一样噼里啪啦响了一天,死了许多人,老人家像大姐姐一样安慰着我母亲。之后,应我们的请求,支书赵保昌带着我们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注目远跳,群山连绵,沟壑纵横。赵保昌指着正南方向一座山头说,那就是仙翁山,小鬼子就是从那里包抄过来的。又指着东边一座山头说,那里是尧庙山,山下面的村叫罗家沟,是我军与鬼子白刃格斗的地方。我们脚下这块山地,叫小南山,是突围战两军抢占的主战场。山下那两个村庄叫谢村、高家村,是敌我双方争夺有利地形、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在敌我军力悬殊的情况下,战斗整整打了一天,十分惨烈,双方伤亡都很惨重。

团城的老人给我们讲团城突围战情景

  在我们搀扶着老母亲拾阶而上到纪念碑前祭奠姥爷和他的战友们后,恰好遇见了一位七十多岁的村民,知道我们的来意后,告诉我们,前些年还有人到山上寻找牺牲亲人的遗骨。

  离开团城时,我们说,姥爷,这里有您的战友们陪伴,有这么好的乡亲的照看,更有您的家乡儿孙的缕缕惦念,您在团城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