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3 期 / 第4版:4
明王爷竟也撰写墓志铭
□  牛振洲

我县文庙内保存有一套完整的青石墓志(一套即指:“墓志盖”“墓志底”两件俱全)。“墓志58厘米、高17厘米,篆文“故南京刑大部左侍郎进阶资善明大夫致仕阮公墓铭”;“墓志”方58厘米、高20厘米。后经进一步整理才发现,这篇墓志铭文竟然是出自于当时的清源王朱幼㘧别号懒云之手。经抄录,墓志铭文如下:

国朝宗室渖府清源王别号懒云  撰文

赐进士第中顺大夫陕西凤翔府知府前刑部郎中同郡赵慱  书丹

赐进士第中顺大夫四川夔州府知府前户部郎中同郡杨奇  篆盖

公,姓阮氏讳勤,必成其字。世交阯多翼人。永乐三年(1405),天兵讨黎酋公。父河预知黎必败,率乡曲畏天讨者数百,首诣总兵、太师、英国公张辅军门,归顺总兵。嘉其慕义,留之帐下以向导。功授云屯典史。宣德初(1426),土人绎骚,河挈(qie)家属持铜章及儒学、河泊二印,泛海穷日夜趋钦州,乘驲(ri)傳(传)诣京师,宣庙(宣宗朱瞻基)重其款诚。赐第宣武门及袭衣、银钞、酒肴,寻改除山西潞州长子县典史。正统壬戌(1442),卒于官,子孙因占籍焉。

公性慧敏,笃志好学、炊酌经史,授例乞恩补京庠生,以《易经》中景泰庚午(1450)顺天府乡试、辛未(1451)会试。不偶甲戌(1454)登进士高第,试政礼部。奉命纂修《山西志》,书事多采录纎(纤)芥无遗,事竣,还京。乙亥(1455)岁拜南京大理寺左评事。天顺丁丑(1457),以继母忧,去官典史,洎母吴氏二丧旅殡僧寺,公始经营吉兆于邑城西南之原,举三柩(jiu)合葬之。己卯(1459)服阙,除大理寺右评事。辛巳(1461)考三载最,恩封典史,公同其官母吴氏继万氏俱孺人。壬午(1462),升本寺右寺副,在官凡八年,狱多平反,人頼(赖)生活者夥(huo

癸未(1463),吏部以劳绩擢升浙江台州府知府。至郡,首兴学校、建乡贤祠,除摘宿弊,顺民好恶,一郡大治。辟污莱、开水利之事不可缕数。成化壬辰(1472),迁赠父母如己秩。寻升本司右布政,戊戌(1478)转奉左布政。庚子(1480)钦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奉敕巡抚陕西,大振纪纲。百辟(bi)是式复以公贵,赠祖考、考,皆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祖妣(bi)、妣,皆淑人。

甲辰(1484),召为兵部右侍郎,少选转左侍郎,寻改南京刑部左侍郎。弘治庚戌(1490),自都宪左、右侍郎通九载。给田累章,乞致休。命升正二品俸。公文历宦途,心倦于勤,既不获。请乃上书,还乡祭扫,既抵家,复抗章乞休,蒙政,旨褒允进阶资善大夫,休闲在家。壬子(1492),逾七十,遇例复进散官一阶。优游林泉,日以琴、书、诗、酒为乐。

己未(1499)春朔旦,盛衣冠遍叩乡之士大夫,门若有诀别之意。二月二十七日,忽疾作,三月三十日己丑三鼓毙于正寝,享年七十七岁。公生于永乐二十年癸卯十二月初二日。是以年六月十八日葬于考茔之右。配渖阳卫指挥周鑑叔霖女,有贤德,封淑人。子二人:长寿,好学,中山西甲午乡试,娶宋氏佥(qian)事之侄女;次富,太学生,娶吴氏,曹州州判璿(xuan)之女。二子俱在。卒孙一人,名忠,寿之家子也,娶宿州州判王玫之女,充邑庠生廪膳生。曾孙一人。

呜呼!公形貌严肃美须髯,毅然有不可犯之色,就之则温如也。潞州知州马暾(tun)恒承公之教,故治政得古良吏体,皆公之力也。暾不忍忘公之德,具行状请予为墓志。

文予与公,斯文之交。最稔(ren)义不可辞。乃按状记其大略云,复为铭。铭为:

公之生兮钟山川之秀兮,

公之文章菽粟布帛兮,

公之政治为昭代第一兮,

朝廷遇公若鱼水相得兮。

公之忠义与日月争辉兮,

公之出处始终无愧兮,

享寿殆(dai)八表世罕有兮。

以疾顺没兮又何憾为,

归窀(zhun)穸(xi)千秋是期待。

墓志铭“按志者,记也;铭者,名也”,因此,墓志铭一般由两部分组成,文字石上,随遗体埋在墓里多用散文撰写,叙述逝者世系、名字、爵位及生平事迹等;则用韵文概括全篇,对逝者一生做出评价以及的悼念和赞颂。所以说,这是一方标准的墓志铭。

墓志非常珍贵,其大致意思是:墓主人名字叫阮勤,字必成。祖籍是安南(今越南)多翼人。永乐三年(1405),朝廷征兵讨安南的篡逆者黎酋公(黎季犛)。阮勤的父亲阮河判断黎季犛必败,便率领乡人数百投靠了明朝军队总指挥张辅门下,做了向导。朝廷平叛成功后,封他为安南云屯县典史。宣德初(1426),土人黎利造反,阮河拖家带口、携带公章、漂洋过海离开安南来到京师,宣宗朱瞻基认为阮河忠诚,在宣武门外赐了一处宅院以及袭衣、银钞、酒肴,随后改封他为山西潞州长子县典史。正统七年(1442),死在工作岗位上。根据当时的政策,阮勤等人享受父亲(阮河)的余荫入户长子

阮勤自小就聪明好学、勤奋研习经史,按照政策补选到北京国子监读书(太学里的“恩贡生”),以五经中的《易经》为主在景泰元年(1450)顺天府乡试中考中“举人”,并在景泰二年(1451)朝廷的会试中考中“贡士”;景泰年(1454在殿试中三甲第80名,赐“同进士出身”(此次殿试一甲3人,二甲129人,三甲217人。之后,分配到中央礼部实习,具体工作是,到山西纂修《山西志》,志书中事件采集详细,没有一点遗漏,工作完成后回到京城。景泰年(1455),任南京大理寺左评事(正七品)。天顺元年(1457),继母万氏去世,他辞去官职来到长子,把父亲、母亲吴氏、继母万氏合葬在长子西南之原(孟家庄附近),并守孝三年。天顺年(1459守孝三年期满又担任大理寺右评事。天顺年(1461),工作三年来,政绩考评优秀,阮勤被朝廷恩封为“典史”,他的母亲吴氏、继母万氏都被封为“孺人”。天顺六年(1462),升任南京大理寺右寺副(从六品),在大理寺任职八年来,很多冤案得以平反,因此很多家庭得以团聚而生活得到改善

天顺七年(1463),经吏部考核政绩突出,提拔到浙江台州府任知府(正四品)。他一到这里,首先兴办学校、建设乡贤祠,去除多年来的弊端,一时台州这个地方政通人和。他鼓励民众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等事更是不可细数。成化八年(1472),朝廷给了他父母一个正四品的称号。随后便升任浙江右布政使(从三品),成化十四年(1478)转任浙江左布政使(正三品)。成化十六年(1480)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正三品)。几年来,陕西各级官员奉公守法蔚然成风,各地长官都以阮勤为榜样。朝廷追封他的祖父、父亲为“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追封他的祖母、母亲,为“淑人”。

成化二十年(1480)至弘治二年(1489)九年间,先后担任兵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南京刑部左侍郎(从二品)。弘治三年(1490),屡次上表乞求朝廷,退休回家种田,朝廷没有批准,还将他的俸禄提升至正二品,但是阮勤为官多年,对政务已有厌倦之心。于是又上书朝廷,请求回乡祭祖,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回到家乡的阮勤又一次上表朝廷乞求退休,朝廷无奈之下同意其退休,并晋升他为“资善大夫”(“资善大夫”是明代散官中的正二品)。弘治五年(1490),这一年他将近七十,按照惯例朝廷又给他晋升散官一阶。

退休后的阮勤,游闲于家乡的山林泉水之间,每天以弹琴、读书、作诗、饮酒为乐。弘治十四年(1499)正月初一,他穿上正装戴上冠帽亲自登门拜访长子县的乡绅,好像有生死诀别之意。二月二十七日忽然得病,三月三十日凌晨,阮勤由于疾病突然发作,毙于正寝(皇帝死叫:崩,诸侯王死叫:薨,二品以上官员死叫:毙,二品以下官员死叫:卒,老百姓死叫:死或终)。他生于永乐二十年(1422)十二月初二日,享年七十七岁。弘治十四年(1499)年六月十八日葬于他父亲坟茔的右侧。他的原配夫人是,沈阳卫指挥周叔霖的女儿,因有贤德,被朝廷封为淑人。儿子两人:大儿子叫寿,勤奋好学,甲午年考中省乡试,是一名“举人”,妻子是宋佥事的侄女。二儿子富,太学生,妻子是曹州州判吴璿的女儿。二子都在,孙子中的忠(寿的儿子)不幸早逝,他的妻子是宿州州判王玫之女,他曾被补选为廪膳生。曾孙辈有一人。

阮勤生前,长着像关公一样的胡须,外形相貌令人敬畏,远看他浩气凛然不可冒犯,但接近他却是那样的和蔼可亲。潞州知州马暾经常得到他的教诲,所以治理政务很有古代良吏的风范。马暾为感恩阮勤的教诲之德,便为朱幼㘧提供了阮勤家族情况及其本人的生平经历,并请求朱幼㘧阮勤写一篇墓志。朱幼㘧出于文友交往之情义,便为阮勤撰写了这篇墓志铭文。

这一篇墓志语言温和,文字简约,高度的概括了阮勤家族情况及其本人的生平经历。它大致讲了四方面内容:第一是,介绍了阮氏家族将户籍从安南迁移长子的原因;第二是,讲清了阮勤的家族成员情况,包括其父阮河、其母吴氏及继母万氏以及其儿子媳妇等人的情况;第三是,叙述了阮勤一生经历以及所取得政绩。第四是,表达了作者对阮勤的哀悼及赞美之情。

众所周知,写墓志这样的文章,一般都是死者的同僚或者晚辈为之撰写的。为何身份高贵的王爷,会屈尊给大臣写墓志铭呢?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先看看这位清源王朱幼㘧的来历。从墓志中可知,清源王来源于宗室渖(沈)府,也就是说清源王是沈王府中的一支。那沈王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明朝第一代沈王叫“朱模”,是朱元璋的庶二十一子。明太祖朱元璋为吸取元朝失败经验,将太子以外诸位王子,分封边塞,戍边拱卫朝廷。所以,朱模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四月封为“沈王”,封地是沈阳,级别是“亲王”,当时因年幼没有去封地。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他以藩王的身份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从此之后,各位藩王不再戍边,明成祖朱棣将都城由南京迁往北京,明朝从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天子守国门。在永乐六年(1405),朝廷改封朱模到山西潞州(今天的长治),封号、级别不变,仍称“沈王”。王府就选在唐、宋节度使府邸的旧址上。这里地势高而平坦,与上党门相对,据说曾是宋徽宗赵佶即位前任潞州节度使的府邸,原也是宫殿建筑,修葺一番后,便成了沈王府。宣德六年(1431),41岁的第一代沈王朱模去世,号为”,史称“沈同年,他的长子武乡王朱佶焞继承王位,就是第二代“沈王”朱模的次子朱佶煃kui),封陵川王;三子朱佶煟(wei),封平遥王;四子朱佶燏(yu),封黎城王;五子朱佶焆(juan),封稷山王;六子朱佶煴(yun),封沁水王;七子朱佶炵(tong),早夭;八子朱佶㷆(fu)封为沁源王。

第二代“沈王”朱佶焞有七个儿子。分别是:嫡长子(世子)朱幼(xie),嫡三子清源王朱幼㘧(xu)四子辽山王朱幼墏(qiang)六子内丘王朱幼(yin)七子广宗王朱幼土木八子唐山王朱幼墧(qiao)十子永年王朱幼塨(gong)

从上可知,写墓志的清源王朱幼㘧就是第二代“沈王”朱佶焞的嫡三子,它封号是清源王”,级别是“郡王”,比“亲王”要低一个等级,他的封地是清源,也就是现在的清徐县(清徐县是清源县和徐沟县合并而来)

那为何身份高贵的王爷,会屈尊给大臣写墓志铭呢?原来和当时的制度有关。明朝宗室,既不同于汉晋,又不同于唐宋。汉晋的藩王有土地、有臣民,是独立的国中之国。藩王是一种爵位,分亲王、嗣王、郡王三种。凡是皇帝的兄弟、儿子,都封为亲王;皇太子的儿子封为郡王;亲王儿子中承嫡者为嗣亲王,也就是嗣王,其余诸子为郡公。亲王有自己的一套官属和机构,可以称“国”,但是他们并没有封土。唐朝初期亲王还能到各州任刺史,拥有刺史之权但是到了朝中、后期亲王都是遥领刺史了,并不真的去地方,而是居住在京城的王宅。宋藩王制度大致与唐朝相似。

以汉晋唐宋为鉴,对前代宗室政策有扬有弃,形成独自的特色。明王政策概括就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即士农工商),并能世袭罔替。”那咱们一条一条来分析:第一分封而不锡土。就是分封爵位却不赏赐土地。比如:沈王朱模,只有亲王这个藩王的封号,却没有国土疆域,享有的土地只有生前用地(王府占地)和死后用地(陵墓占地)两大块。第二列爵而不临民。就是享有爵位却不能管理百姓。比如:沈王朱模,只有亲王这个藩王的爵位,却不能参与潞州的政务管理。第三食禄而不治事。是各个王爷可以不工作就挣国家工资,并且每个王爷的工资还高得吓人,他们的工资至少在万石(米)以上,是明朝最高级官员的十几倍以上,而这还不包括皇帝给得大量赏赐第四不可参合四民之业。各个王爷不但不用到各级衙门里上班,还不允许从事等业务,也就是不能与民争利。第五能世袭罔替。各个王爷的爵位、名号、待遇等,儿孙可以世袭罔替。

王们生在钟鸣鼎食之家,自然是养尊处优。他们不需要走天下士子“十年寒窗苦读书”的艰难科举之路,也不需要像武士将军一样驰骋在疆场上保家卫国、开疆拓土,更不需要像各级官吏一样忙碌于繁忙琐事之中。于是,寄情山水、著书立说就成了他们的主业。《潞安府志》中关于朱幼㘧的记载是:知识渊博、著作颇丰、擅长七律。作品有:《饮河集》25卷、《饮河续集》8卷、《家训》《咏史》等,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著作没有完全保留下来。但是在《潞安府志》中还保留了他的部分诗作。如:《百谷咏题》“遥临百谷访瞿昙,直到云边始驻骖。照眼岩花非苍葡,湿衣空翠是烟岚。僧因无姓常呼字,客惯逃禅懒结庵。点检昔年墙上句,都成磨灭十二三。”

酷爱文学的朱幼㘧与当时的潞州知州马暾是“斯文之交”,马暾主持编纂《潞州志》中收录了朱幼㘧部分诗作马暾,江苏彭城(今徐州)人明成化七年(1471)进士弘治三年(1490)潞州在任9年,政绩卓著。性刚守法,才具明敏,为官清廉。任期间,奖励生产,兴办教育,访得名宦14人,乡贤10人为潞州黎民百姓树立了榜样他还重视文物古迹修缮保护,在任内重修上党门钟德风亭等古建筑纵观马暾潞州的为官经历,和阮勤在浙江台州府做知府时的做法是何其相似啊!所以在墓志中有了潞州知州马暾恒承公之教,故治政得古良吏体,皆公之力也。”这样的记载。

所以,清源王朱幼㘧在好友马暾请求下,为阮勤写下了这篇墓志铭,但他没有署自己的真名,而是用了自己的名字之外的别号:懒云,这无疑是体现了他放下了自己尊贵的王爷身份,以文友的身份来完成了这件事情。